“手作之美”啟中式浪漫 匠人精神打磨“中國高定”
中新社呼和浩特9月15日電 題:“手作之美”啟中式浪漫 匠人精神打磨“中國高定”
作者 奧藍 張瑋
柔軟的羊絨圍巾和精美的真絲面料做“畫布”,純天然桑蠶絲為“彩筆”,數(shù)十年經(jīng)驗的繡娘作“畫師”……
“忙翻天了,得加班加點地干。早上5點爬起來就開始張羅。這個中秋假期又要在加班中度過了。”今年海外的訂單一筆接一筆,內蒙古自治區(qū)赤峰市寧城縣的繡娘們和她們的“話事人”于和平,從開春到現(xiàn)在一直就沒閑下來。
“剛完成一筆發(fā)往愛爾蘭的千件雙面繡玉龍擺件訂單,這個月,大家又開始繡給俄羅斯的契丹刺繡羊絨披肩訂單和發(fā)往日本的雙面人物刺繡擺件訂單。”于和平是內蒙古自治區(qū)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契丹刺繡的傳承人,也是寧城縣一家契丹御繡工作坊的老板。“客戶很通情達理,不會催工。他們知道我們的繡品都是純手工,工期長。繡娘大部分是農(nóng)民,田間還有活計?!?/p>
截至2023年12月,中國的國家、省(區(qū))、市、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,各級代表性傳承人9萬余名。翻開名錄,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都是經(jīng)歷千百年技藝沉淀,匠心手作、獨一無二的中式浪漫。如今,隨著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業(yè)的興起,這一波“中國高定”出海了。
巴掌大的雙面繡擺件,一個成熟繡娘需要“朝九晚五”繡一周;刺繡旗袍的工期約150天左右;一米以上的雙面繡屏風,要繡半年以上……
“我們做的就是高端的手工刺繡,即使是最普通的虎頭鞋,也要講究‘平齊順勻和密光’,很考驗刺繡功底?!庇诤推礁嬖V記者,高端的刺繡旗袍、有地域特色的雙面繡擺件賣得最好。

中秋前后,內蒙古自治區(qū)突泉縣的草編工藝品也迎來銷售旺季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突泉草編工藝品年產(chǎn)量達300萬件。
“這些‘高定笤帚’是我們的亮點。選用的是優(yōu)質的美國長纖維高粱草,經(jīng)編、粘、插等多道工序?!崩铠P華是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突泉草編制作技藝的傳承人,今年一整個夏天,她都在帶著草編藝術品“趕場”各大展會,入秋后則返鄉(xiāng)帶著鄉(xiāng)親們做訂單。
她告訴記者,今年收獲的訂單不僅新增了來自粵港澳地區(qū)的客戶,還有不少來自美國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亞等地的海外訂單。“在海外客戶看來,這些既實用又美觀,還富有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氣息的藝術品很吸引人。”
李鳳華介紹,突泉草編按照制作材質分為纖維編織品、玉米葉編織品、竹藤編織品等300余個款式,經(jīng)拆捆、脫粒、編織、加工、包裝等28道工序,制作出精致傳神、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的藝術品。

“咱們這樣的純手工藝,在國外相當吃香。”作為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,鐵絲編織燈籠有300多年的歷史。杜學龍是傳承人,如今帶著老家錫林郭勒盟的父老鄉(xiāng)親們制作鐵絲燈籠銷往世界各地。
杜學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有一個合作了14年的銷售點,“我們的燈籠在馬來西亞等地非常受歡迎,每次都是按集裝箱計量發(fā)貨?!?/p>
鐵絲編織燈籠如今也在與時俱進。杜學龍告訴記者:“我們嘗試將不同的文化符號融入創(chuàng)作,比如,蒙古包樣式的燈籠,剪紙作品做裝飾的燈籠,毛線鉤針作品的燈籠……”(完)

社會新聞精選:
- 2025年04月18日 14:11:13
- 2025年04月18日 13:39:47
- 2025年04月18日 12:56:44
- 2025年04月18日 11:25:09
- 2025年04月18日 11:23:55
- 2025年04月18日 11:20:44
- 2025年04月18日 10:47:18
- 2025年04月18日 10:24:47
- 2025年04月18日 10:20:41
- 2025年04月18日 08:44:10